新華社成都7月29日電(記者張超群)樂山日報社縣級融媒體公共服務平臺29日上線。該平臺由樂山日報社聯合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、中科院自動化所共同建設,也是目前國內首家上線的由地市級媒體牽頭建設、將覆蓋全域11個縣(市、區)的縣級融媒體公共服務平臺。
當天上線的樂山日報社縣級融媒體公共服務平臺,以新華社“縣級融媒體專線”為內容支撐,依托技術平臺完成“策采編發”流程再造和媒體資源整合,借助“現場云”“媒體大腦”等工具實現智能化生產。平臺還打通了與中央媒體、市級媒體的發聲渠道,通過整合樂山各縣(市、區)級媒體傳播平臺,將形成“上下聯動、內外并舉”的縣級融媒體中心“樂山模式”。
“我們不僅要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成主流輿論陣地,還要建成綜合服務平臺、社區信息樞紐。”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副主任肖春飛在發布會上表示,“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需要聚合資源、共建共融,在樂山日報社縣級融媒體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過程中,既完成了國家通訊社新華社與樂山日報社的資源打通,也實現了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與中科院自動化所兩個‘國家隊’的攜手合作,實現了內容、技術、管理、平臺、渠道的深度融合。”
樂山日報社黨組書記、總編輯王大強介紹,目前公共服務平臺已經搭建了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、城市、社會信息樞紐,不僅能滿足樂山日報社的應用需求,同時能覆蓋樂山11個縣(市、區),適應未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需要,將實現“輿論引導+政務服務+生活服務”的全面融合。
中科院自動化所展示了按“一屏、N端、七平臺”模式進行設計的一體化智能采編系統,并現場演示了記者視頻連線、AI主播播報、智能輔助寫稿、傳播效果實時量化測評等功能。通過一體化智能采編系統,可以實現“策、采、編、播、發、管、控、饋”的智能采編流程和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內容生產。
發布會上,樂山日報社與北京中科聞歌、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四川中心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。未來,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、北京中科聞歌將在技術平臺、人才培訓、組織創新、渠道傳播和智庫支持等多領域為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支持,幫助平臺解決生產、傳播、發展等問題,共同構建“上接天線、下接地氣”的融媒體生態圈。(完)(圖片由樂山日報社提供)